創(chuàng)問教練中心

教練領跑品牌,擁有教練實體中心的專業(yè)機構,提供國際最前沿教練與領導力人才培養(yǎng)服務, 提供ICF(國際教練聯(lián)合會)的ACTP 級課程, U Lab戰(zhàn)略合作伙伴,引領U型理論在企業(yè)中的應用。

教練專業(yè)知識
大師原創(chuàng)作品
了解教練
企業(yè)教練
團隊教練
教練技術應用
U型理論
教練行業(yè)資訊
美文賞析

提高教練效果的“六問題”法


 

0 (7).jpg


 

對高管的研究后發(fā)現(xiàn),他們的直接下屬最感到不滿的是這些高管不擅長教練。這種感受在一項對30家大型公司高管的360度反饋的結果中得到了印證。在下屬對上級的所有評價中,“在需要時能夠提供有效教練”這一項的分數(shù)經(jīng)常位于倒數(shù)幾位。

 

高管不擅長教練的原因有多樣:

● 原因之一是高官的管理對象為知識型員工

彼得.德魯克將知識型員工定義為:“那些比自己的老板更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的人”。我曾教練過一位CEO,當?shù)弥南聦傩枰?strong>教練時,他感到十分驚訝:“他們自己對工作懂得比我還要多得多,怎么還會期待我做他們的教練?”其實,高管的直接下屬通常不需要上級對他們的工作提供詳細指導。他們所需要的是與他們的領導能夠經(jīng)常溝通“大局”——他們的工作如何影響整個組織,以及他們可以做些什么樣的改善。

 

● 高管不愿教練的第二個原因使他們很忙

倘若高管把教練當作一項復雜、耗時的工作,他們就不回去教練下屬。其實,他們的下屬通常也一樣很忙,所以,高管們有理由敏感與自己和下屬的時間安排。幸好高管們的直接下屬很少希望或需要花費太多時間接受教練。他們更傾向于上級能夠定期給與他們“關照”,以確保自己的工作始終處于正軌。而且,他們更看重與上級之間互動的頻率,而不是每次互動的時長。他們希望在需要時能很容易地找到上級幫忙或為他們答疑解惑。

 

● 高管不愿教練的第三個原因是擔心教練下屬會疏遠與他們的關系

一般來說,處于組織越高層級的人員,替換他們的成本就會越高。多數(shù)情況下,高管的下屬都是一群財務自由且不旦不滿也比較容易另謀高就的人。組織不僅需要這些人的智慧,更需要他們的忠實承諾。由于高層人員之間的關系隔膜而引發(fā)的錯誤,代價會相當慘重。這樣的擔憂北非空穴來風。一項對成功人士的調研表明,這一群通常都有高估自身表現(xiàn)的傾向,因此,他們對不符合自我認知的反饋通常會有抵觸心理。

 

高管教練下屬的“六問題”法

高管他們可以通過關注直接下屬的未來,幫助其把握好今后的正確方向,而不是糾纏于其過去的不足。稱職的教練通常都能通過聚焦未來(而非沉湎過去)來達到教練下屬的目的。一旦高管們運用“六問題“法,一年后直接下屬在為他們進行評價時,“及時提供發(fā)展反饋”一項的分數(shù)通常都會大幅度提升。

 

經(jīng)長期實踐經(jīng)驗,“六問題”法是高管教練下屬時可以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。這一方法在我教練的四位CEO身上均取得了可衡量的顯著效果。其中,四年間一位CEO的下屬對其評價分數(shù)由8分直接上升到98分。

 

運用“六問題”法的過程中,高管通常需要每季度與每一位直接下屬進行一次一對一的溝通。最開始的對話多數(shù)都會花更多時間,而幾次過后,每次對話一般持續(xù)30分鐘左右就夠了?!傲鶈栴}”法的規(guī)則其實相當簡單。對待每個問題,雙方都應:將其變成一次對話,而不是單方面發(fā)布指令;聚焦于未來,而非過去;認真傾聽對方的想法,力求促成改善的行動,而不是爭論誰對誰錯。

 

“六問題”只是作為教練溝通時的概要指南,有時,“五問題”或“七問題”也許會更符合當時的情景,所以,高管們應根據(jù)實際情況靈活地應用這一方法。成功的關鍵是高管和下屬雙方應就重要問題定期溝通,并在急需時能找到對方。